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山东党校报》刊发我校党性教育创新做法

作者 来自:教务处 时间2024-10-16
10月16日,《山东党校报》第104期二版以《枣庄市委党校艺术党课让党性教育既创新又“走心”》为题,刊发我校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党性教育的相关做法。近两年来,我校在主体班次教学中,常态化举办各类型艺术党课,以“艺术+党课”的形式,充分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升了党性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全文如下:


艺术党课让党性教育既创新又“走心”


中共枣庄市委党校持续创新党性教育方式,以“艺术+党课”的形式常态化举办艺术党课活动,使党性教育实现了从“讲台”到“舞台”、从“课本”到“剧本”、从“学员”到“演员”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党性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收到了既创新又“心”的效果。
从“讲台”到“舞台”,实现由课堂讲授向情境体验的转变。枣庄市委党校积极探索党性教育模式,将党性教育与舞台艺术相嫁接,把“讲台”搬上“舞台”、将“课本”融入“剧本”、使“学员”化身“演员”,倾力打造艺术党课,以美培元,润物无声。近两年来,枣庄市委党校以县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干部进修班等长期班次学员和党校教职工为主体,先后6次举办艺术党课,以歌曲、舞蹈、朗诵、微党课、情景剧、地方戏等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诠释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党性力量、演绎党史故事、再现历史事件, 使广大学员在可感可知、可观可学的情境体验中受震撼、受启发、受教育,较好解决了党性教育不仅要感动一阵子、更要记忆一辈子的问题。“学习强”全国平台和山东平台、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公众号等先后报道了枣庄市委党校常态化举办艺术党课的做法。
从“课本”到“剧本”,实现由传统灌输向艺术感染的转变。根据教学需要把党性教育内容划分为多个板块,将讲授内容以多样化艺术手段编排呈现出来,使广大学员在享受艺术体验的同时完成教学活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组织学员编排诗朗诵《致敬中国共产党》《复兴颂》,创作情景剧《穿越千年的思想对话》等,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创作情景剧《红船》《播火人》《铁道荣光》等,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围绕锤炼党性修养,编排红色家书诵读《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信》《海棠花祭》等,致敬革命领袖,感悟真理力量,传承优良作风;围绕推进强国建设,编排诗朗诵《读中国》《中国在赶路》,创作情景剧《为了明天》等,讴歌伟大祖国,砥砺奋进斗志,建功强国征程。艺术党课中的党性教育因艺术的加持焕发出独特魅力,成为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之一,在历次主体班教学质量评估中,得分始终名列前茅。学员们一致认为,艺术党课既有意义,又有意味;不仅创新,而且“走心”。
从“学员”到“演员”,实现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参与教学的转变。艺术党课由教务处、学员管理处统筹指导,各班级班委协商确立党课主题,学员作为演出主体,人人争先、踊跃参与。策划人员集思广益设计活动方案,角色演员潜心揣摩剧本、认真排练节目,保障人员积极准备服装道具、邀请艺术指导、做好剧务服务。多数情景剧由学员创作或改编,有的班级大合唱全员悉数登台。据统计,每场艺术党课基本做到在校主体班学员全员参与,其中,登台参演的人数占学员总数的80%以上。艺术党课中,每一位学员既是受教者、也是施教者,通过身心投入、倾情演绎,在深学党的创新理论中筑牢信仰之基,在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中激发昂扬斗志,在感悟领袖风范中升华思想境界,真正实现了党性教育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党性教育中的学员参与度和认同感。


6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