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园地

重磅新刊!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读

作者: 来自:人民论坛网 时间:2023-12-20 21:50:00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如何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近日,《人民论坛》推出重磅策划《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读》,党员干部一起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情怀

溯源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情怀,家庭教育的熏陶、传统典籍的陶冶、初心使命的指引、时代之问的激发,涵养了习近平总书记深沉和厚重的文化情怀。其中展现出的,是厚重底蕴、牢固根基、鲜明方向和时代特色,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领袖对父母的孝敬亲情,对人民的服务化导,对国家的热爱忠诚,对天下的责任担当。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首席专家 刘余莉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体系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和特质给出了极富中国本土话语意味的总结——“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必不可少的一对概念范畴,“体”与“用”各有其特定的内涵与指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扎根人民群众之“主体”,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总体”,立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整体”,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之“大体”。这是执一端而驭万象之“体”,亦是纳诸多“用”于其中且熔于一炉之“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全局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 王学斌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我们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建设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访问教授 范玉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关乎国本、国运的战略高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有利于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 陈志刚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实践方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应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把握并努力践行“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切实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强大的实践效能。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董振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古荒

在追溯中华文脉中读懂“文明中国”

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基因在中华文明形成时期已经开始孕育,成为最深远的中华文脉。这些特性的形成,与中华文明独特的“多元一体”形成过程密切相关。考古学依据丰富的出土资料对这一进程的最新阐释,打破了古史记载的鸿蒙混沌,将追溯中华文脉和解读“文明中国”的时间轴线延伸至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以世界文明的视角观察,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如此地域广阔、气魄恢弘。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历程中开辟的独特道路,以及在此历程中孕育的突出特性和深远文脉,是中国何以成为中国的根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新伟